位置: > 尊龙-人生就是搏! >

尊龙-人生就是搏!

公司新闻

留住成都工业文脉的“东郊记忆” 在这里诞生了新中国第一支黑白

  • 发布时间:2024-06-04 05:49 来源:admin

  这里不仅实现了新中国电子工业的多个第一,也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奋斗与激情。东郊记忆的改造是对工业建筑文化内涵的保留与延伸,也是旧工业建筑对当代文化的渗入和延展,更是几代人奋斗向前的精神传承。

  承载蒸汽时代工业文明记忆的绿皮火车头里,游客喝着咖啡打卡拍照;新铺的霓虹交互钢琴步道上,行人“踩着琴键”前行3月6日,成都东郊记忆艺术特色文旅街东郊记忆路示范段建成开街。

  沙河之畔,一片16.8平方公里的区域,老成都人习惯将之称为“东郊”。上世纪50年代,国家在这里规划建设了以电子、机械、仪表工业为主体的大型工业区,成都工业发展史由此翻开新的篇章。

  东郊工业企业,不仅奠定了成都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础,更使成都迅速成为全国三大电子工业基地之一,“北有首钢,南有红光”的佳话,由此载入了成都工业发展史。

  走到东郊记忆南大门,便能看见工业风的红砖斜型拱门,从南大门往里走,成都三环内仅存的三个工业烟囱耸立在眼前。再往里走,便是时光廊道,一张张老照片讲述着“东郊”的记忆,东郊记忆营销策划部经理莫晓涛告诉记者:“如今的东郊记忆便是当年编号773的成都国营红光电子管厂旧址。”

  “一五”计划时期,国家开始在成都陆续投资建设国防事业急需的各种企业,同期苏联援建中国的156项重点工程中,电子工业占九成,其中四项就集中布点在成都东郊,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也由此拉开帷幕。

  1953年,国家将成都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的三个电子工业基地之一,在成都筹建4个新厂。第一代“东郊人”,背着全部家当和满怀的壮志,越秦岭、进夔门,背井离乡来到了成都东郊这片百废待兴的土地上,一砖一瓦把厂房建了起来、把家安了下来。

  原成都国营红光电子管厂厂长李铁锤也是在那时从北京来到成都:“建厂时,我们厂区所在的建设南支路4号,还是一片水稻田,只有两个仓库,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慢慢发展起来。”

  随着“一五”计划的实施,在成都东郊,宏明、光明、锦电、国光、川棉、前锋等29户大中型工业企业相继落成。红光电子管厂和成都东郊工业区大多数的工厂一样,曾拥有好几个代号“106信箱”“773厂”,这些数字彰显出军工企业的神秘感。

  在成都东郊的工厂里,多项器件实现零的突破:第一代中程地地战略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神州系列飞船上都有成都东郊工厂的贡献。

  漫步在东郊记忆,随处可见厂房、传送带、锅炉、管廊架等工业符号,“党叫干啥就干啥”“做一个齿轮和螺钉”等颇具时代感的标语,仿佛是穿越时空而来。

  李铁锤回忆:“当时施工条件简陋,全手工操作,一天只做几十支管子,所有工序都是手工的。”

  一边生产,还得一边安装新设备,一些设备又是从苏联进口来的,翻译还得自己做。李铁锤说:“白天搞生产,晚上在宿舍翻译图纸。”

  1958年,当时被称为“国营成都电子管厂”的红光电子管厂建成投产,而后在这里相继诞生了新中国第一支黑白显像管、第一支投影显像管、第一支有电子工业“”之称的彩色显像管。

  “当时,彩管的重要技术难题是栅网,需以人工的方式将4000多根镍锘丝焊接在一个框架上。”李铁锤告诉记者,那时候经常为攻关而加班,天天住在厂里,每天只睡一两个小时。

  成都红光电子管厂就在这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中慢慢地生存下来,发展起来。

  在这一时期,全国各地大量的工业企业也开始内迁到成都,为成都工业进一步发展夯实了基础。进入到上世纪80年代初,东郊工厂相继实施对外开放,引进新技术设备和工艺,进行上规模、上水平的技术改造。成都工业又一次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

  当时,这片土地聚集了五冶、川棉厂、锦江电机厂、量具刃具厂等160多户国有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资产总额超过了320亿元,职工人数超过15万人。李铁锤感叹:“1995年,红光厂的销售收入超过了10亿元,既感觉到事业有成,更自豪为国家作了贡献。”

  从生产新中国第一支黑白、彩色显像管到培养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成都电子信息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阶段,去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破万亿元。

  在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汤继强看来,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取得如今的成绩,是在精密的顶层设计之下久久为功的结果。“早在一五计划和三线建设时期,成都就是国家首批规划建设电子产业项目的城市,东郊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城市的发展与演进中,这片老工业区的使命也在变化。21世纪初,一座座厂房被拆、一根根烟囱倒下,仅留下“东郊记忆”把城市工业文脉紧紧抓住。处于闹市,周围是林立的高楼,它仿佛还是从前的样子。

  从南大门穿过烟囱,便来到一个跨度24米、层高16米的大车间,而今已被改造为影院与剧场。不远处直径16米的氢气罐,也已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视听空间。园区内多夹层、多管道的厂房,亦化身为艺术展示殿堂。烟囱、传送带、锅炉、管廊架等巨大构筑物围合而成的独特区域,成为独具特色的音乐产业孵化平台。

  站在东郊记忆的沙盘前,莫晓涛向记者介绍:“随着工业外迁,2009年开始,成华区利用东郊老工业区中的原成都红光电子管厂旧址,将部分工业特色鲜明的厂区作为工业文明遗址予以保留,并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打造成音乐产业基地,也就是如今的东郊记忆。”

  从威尼斯双年展到香奈儿秀场、米兰时装周越来越多的目光瞩目这里。园区从最初的音乐公园转变为集合音乐、美术、戏剧、时尚设计、摄影等文化形态的多元文化园区。

  如今,东郊记忆每年入园游客达500万人次,累计接待入园游客超过3000万人次,成为天府文化通向世界的一个新窗口。(雷倢 董世梅 王晋朝 杨树 )

  昂正宇:把初心和使命牢牢写在抗疫一线时起,恢复成都市人社业务线下窗口服务浮栅雪崩注入循环乘积码黑白显象管隔板尊龙-人生就是搏!

0